查看原文
其他

凤凰周刊王焕熔:后方操作灾难报道的“快”与“限” | 记者在震区

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
2024-08-04

2022年6月25日,公众号“看客inSight”的推送《女式内衣流水线上,打工男孩的无欲青春》引发网友关注。有人感叹“少有人将目光投向流水线上的工人”,也有人说“这篇文章反驳了读书无用论”,有人在文章中看到了过去的自己,而更多人透过作者的镜头和文字,看到小镇内衣厂的青年们真实的生存状况。这篇文章首发于2017年,标题是《汕头内衣厂里的打工男孩》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,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。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,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。2023年12月18日深夜,一场地震打破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平静。灾难发生约20小时后,12月19日20点19分,凤凰周刊“冷杉RECORD”发布报道《零下12度,困于甘肃震中的20个小时》。这篇灾难报道由记者团队全程在后方操作,通过对受灾群众个体的采访,详细呈现了震区情况和受灾群众的状态,及时回应了群众对灾情的关注。我们对话了此篇报道的主要参与记者王焕熔。作为从事社会新闻报道的记者,王焕熔曾参与台湾花莲地震、郑州“7·20”暴雨灾害、涿州水灾、化工厂爆炸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前方和后方报道。
王焕熔
通过采访王焕熔,我们和她一起复盘稿件诞生的过程,聆听她在后方操作灾难报道的经验。
以下内容整理自王焕熔的口述:

“在记者的工作实践中,天灾总是突如其来,我们通常没有太多准备时间。实际上,准备应该发生在我们记者的日常工作当中,你要通过每一次的灾难报道去总结相关经验,积累相关知识,为下一次报道做准备,以达到更准确的判断。”

我刷到积石山县地震的消息,是在19号零点,就把消息转发到我们编辑部的群里。由于严重程度和伤亡情况都不确定,我们没有立刻定下来要做。当天凌晨一两点,大家经过消息追踪得知,当时的伤亡人数超过中级地震的死亡人数,编辑部正式确定:这个稿子,我们要做。

第二天一早,编辑部决定在后方完成这篇稿件,没有派记者去前线。对于我来说,去前方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。原因有两点:第一,做报道,现场观察是最重要的,相比之下,在后方调查会比较被动。第二则是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,这两年我能跑重大事故现场的机会很少,因此如果有机会去现场采访,我一定会抓住机会。当时的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这类重大热点事件,尽管没能去现场,但想做这个选题的心情依然很迫切。

为保证较快的出稿速度,这篇稿件采用了集体合作的方式。首先,我们的实习生同事搜集了与地震相关的资料,包括从最初传出的地震消息,到此次地震的性质和专家的分析角度等。然后编辑把各类灾情信息、救援信息、最新进展汇集到群里。

为了赶采访进度,准备阶段并没有持续太久。我主要是看了调查记者王克勤老师之前关于积石山报道,以及《积石山,是一座怎样的县城》等等,大概了解这个县城的经济情况和历史背景等。

我早上九点刚睡醒,知道领导确定要在后方做这个选题后,就加入采访队伍,开始打电话采访。

因为需要寻找大量当地采访对象还原地震来临的情况,我先把抖音的位置定在积石山县,通过抖音同城刷到了很多当地人发出的视频,能够看到哪个地方的灾情是更严重的。当时就是通过抖音找到了积石山中学的视频,我点进去找到一个电话,打过去是积石山中学的一个食堂承包商。地震发生的当晚她住在学校,知道当天学生是怎么疏散的,整个过程是什么样的,她还告诉我食堂有很多损坏的地方。

第二个采访对象的电话是在美团上获得的。因为我上一个电话打的是积石山中学,获得了这个地方相对来说受灾比较严重的信息,就接着定位到积石山中学附近的商户,打电话时正好碰到一位家在震中但人在西藏出差的采访对象。他家在大河家镇四堡子村,我当时通过他得知了大河家镇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,也把这个消息传达给了群里的其他同事,可以集中找这个地方的人。

我们也打了几个在县城的电话,发现县城的伤亡情况不是很严重,只在逃生后如何安置自己、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,但是村子里面的死亡人数是很多的,所以当时我们锁定了大河家镇和镇子下面几个伤亡比较严重的村子。我们在天眼查上搜索了这几个村名,搜出来的全都是这几个村子里面的商户或者是养殖户。你跟一个采访对象建立联系之后,可以通过他们得到新的采访对象。我们通过天眼查采访到了陈家村的养殖户,通过他们采访到了其他人。

在采访过程中,我们要尽可能去还原当时的场景,需要把每一个问题切得比较细。比如,他当时是先接到了他妻子的电话,那就要问:你在几点接到妻子的电话,你当时在做什么,电话里面她说了什么。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技巧,要用五感进行采访——你听到了什么,看到了什么,闻到了什么,触感是什么。有的时候也依赖采访对象,我不得不承认,找到好的采访对象,他的描述比较好的话,那很幸运。

在后方进行采访,时空的阻隔确实存在。采访中通过社交媒体发私信来找采访对象的方式,回复率一般比较低,回复的内容也比较少,地震刚发生时大家都处于一个很慌乱的状态,可能根本不会看手机私信。打给医院基本上也是不会回的,一方面医生比较忙,另一方面他们一般不会透露很多信息。

我们在抖音、美团、天眼查、百度地图等平台上搜寻采访对象时,先锁定重点位置,再去查附近的电话,整理出来。打电话的时候主要选择一些小商户或者个人,这类人群的回应还是比较多的。

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布的,这一点可以在小标题的设计上体现出来。第一个小标题围绕“地震来临那一刻”将不同素材侧写拼接到一起。第二个小标题是“零下12度的取暖和逃生”。地震发生后,取暖和逃生是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。所有人都要从室内撤到室外,逃生过程中有的人受伤,有的人比较幸运;天气又非常寒冷,在农村有的人生火取暖,有的家庭在车里取暖。还有一个细节,大家都在加油站排队,因为车一直打着火,很容易没油。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来说有情节点的地方。接着继续按时间发展顺序,救援队来了。最后一个小标题是我总结性的一句话,以体现灾情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影响——房子是他们最后的避难所。

通过这几年中的灾难报道,我们能明显发现,在灾难的发生地,人们的生活是节节败退的,他们正在不断地被冲击。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最能体现时代性特质的地方。对于农村地区的人来说,房子是他们最大的财产,是最后拥有的、最宝贵的财富。以一个采访对象的故事为例,疫情让他和父亲一辈子打拼的积蓄就这样消失了,“房子是他们最后的避难所”,但是地震发生之后,这个避难所也倒塌了。

 后方采访截图

反映问题的报道或者是常规的硬报道,其实不太会涉及记者的观点,但在特稿的操作中就可能会涉及到如何处理记者自我观点的表达。而这种观点的表达,其实是基于记者本人对事情的理解。比如我对“他们生活节节败退”的理解,其实不只是从这一个采访里面感受到的,而是从这几年所有的采访中共同感受到的,这次的采访再一次印证了这一点。

所以,每个观点的形成都建立在认知之上,而认知是通过你的采访来建立的。这些观点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通过采访或者长期的观察形成的。它必须得是准确的,不能以表达自我情绪、更有冲击性为目的。这种准确且恰到好处的观点表达其实也是不容易做到的。但是如果能写得好的话,是能够引领读者的,能够让读者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。一般观点表达都会放在最后一段,算是一个结束语。当需要上升价值,或需要使内容具备独特性,最后一个小标题就起到这样的作用。

在后方时间有限,采到的人也有限,这个稿子的采访过程中获得的素材其实没有那么多,所以相对比较好进行选择和处理。按照写作的逻辑与框架,一点点筛选,取舍重复性的素材。比如我与同事采访到同类的素材,涉及到的影响也都比较相似。对于重复的素材,要对比哪些细节更多,保留下细节的内容,除去概述性的内容。原本为了展现死亡的情况,稿子里其实有写采访对象说的死亡人数等内容。但是对于死亡数字,媒体要谨慎,所以都以村民直接引语的形式来展现。

我之前一直接受特稿的职业训练,特稿追求的是写故事。但我个人认为,在灾难报道里,即使读者们可能更愿意看故事,对媒体来说,更重要的任务是要去反映问题。就灾难报道领域目前的情况,反映问题的报道还是很稀缺的,这样的报道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,做这样的稿子的记者和媒体可能会越来越少。当然对于反映人的处境等内容,故事是最能打动人的,不同媒体也有各自的定位和分工。但我如果能选择,更想去做的肯定还是与问题相关的报道。

这几年,媒体面临的情况会更复杂。对于是否让记者去现场,媒体会有成本和流量的考虑,也有稿件操作难度的考量。但对于记者而言,对于什么样的报道是重要的、应该做的、值得做的,要有独立的判断。

我目前也没有太多做灾难报道的经验,只经历过暴雨、煤矿事故、工厂爆炸等等事件。刚开始去前方的时候确实会比较迷茫,因为很多有经验的记者,可能可以立刻联系到救援队,去得也会比较早。记者们在以前操作灾难报道的时候,会积累下一些人脉与线索。比如和救援队建立联系,就可以直接跟着救援队采访整个救灾过程,也能找到鲜活的故事。对于一些民间救援队来说,他们也需要媒体的公开发布渠道来进行曝光和宣传,所以他们也会主动去维护与媒体的关系。

有一次我们到现场比较晚了,能挖掘到的东西就比较少,就要尽全力把能联系到的资源和能够抓紧的一切东西全都采访到。在记者无法找到好故事,无法找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问题,甚至也采访不到一些能反映问题的事实时,采访是唯一能帮助记者的东西。能去的每一个地方,能找到的每一个线索,你都要去尝试一下。即使有的采访是无效的,但一点点信息也能增进你对整个事件的理解。不要吝啬于每一个采访,不要想着能讨巧偷懒,也不能奢求立即找到一个有故事点的采访对象,而是要在大量的采访当中,去获得好的内容。

Q:在突发性灾难报道的整个周期里,编辑起到哪些作用?

A:编辑是把关的角色。作为记者,如果没有限制,我可能会想把每一篇稿件都操作得无限深入。但记者的精力是有限的,媒体的资源也是有限的,要在哪些报道上花费多少精力、使用多大人力,需要主编去把关。不同编辑部是不太一样的。

具体编稿子时,编辑提纲挈领的能力也会比记者要强一些,因为编辑完全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去处理素材,而记者可能已经深陷在素材里面了。编辑更擅长寻找每个段落中的亮点、可围绕的中心、可细化的内容与设置小标题等等。

从这篇稿子来说,首先编辑判断我们每个人素材的情况,然后决定谁来主笔。稿子上交之后,编辑对稿件从头到尾重新处理结构,以及编辑还要进行后续的审核。本来我们的第一个小标题叫“末日来了”,来自采访对象说的一句话。当时编辑认为这个直接引语过于情绪化,后来就替换掉了。

Q:打电话采访时,怎样才能获取对方的信任,打消对方的抵触?

A:在一般日常报道里,我的经验是要先加上对方的微信,发给对方相关的信息或是采访邀约,包括报道目的、报道内容等。但在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前,采访对象没有精力去看约采信息,记者应该简洁明了地告诉对方相关情况。一般就是打电话说明“我知道你们当地地震了,想了解一下你们当地的情况”或“我是哪里的媒体,想了解一下灾区的情况”,然后说“看看你们有什么问题,或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地方”等。

在还原故事与细节上。后方电话采访是不太方便的,因为你跟采访对象并不共处同一个时空,你感受不到对方的状态是怎样的,很难问出合适的问题,也很难取得对方的信任,对方可能处境很艰难,记者提问也会有一定的压力。最好还是去现场采访。只能电话采访的话,记者就要做好被一直拒绝的准备,也不能对采访对象有太多要求。

合适的契机下也可以跟采访对象建立持久的联系,郑州暴雨的时候我采访了一个流浪猫狗救助站的站长,他的救助小院被暴雨冲垮了,后续需要资金重建小院,也需要大量猫粮狗粮捐助,我后来给他的小院寄去很多狗粮。

Q:在采写过程中,关于事实核查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

A:首先是最好有图片或视频来印证对方的说法,比如地震结束后,受灾的人们可能都会回家里看一看,拍一些图片和视频。这些图片和视频也会带来大量的信息,也利于记者去描写场景。

其次是和数字相关的消息,要进行反复印证。比如,采访对象说他是听说的,你要去询问他的消息来源是什么。如果有一个更稳定的消息来源,比如是从村干部、村支书那里听来的,记者要去进一步追问这个消息源是谁,对方的联系方式是什么,再进一步去询问下一个采访对象。如果是从某个群聊里听来的,你要让对方给出群聊截图。要一步一步追问和验证相关信息的消息来源,找到那个消息源,并找到能证明那个消息源的内容。在稿子完成之后,还要再次与对方确认一些时间点、地点等细节。

*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记者

-END-

作者 | 张天熠 张雨鑫 姚欣言编辑丨吴浩旖

值班编辑 | 邱路路

运营统筹 | 周智珊 陈子桐

运营总监 | 温泓烨 梁   栋

 推荐阅读 

[1]顶端新闻何玉帅:震后直击——镜头中的众生相|记者在震区

[2]北青深一度记者:不在前线,怎样写出好的突发报道丨记者在震区

[3]北青深一度纪佳文:首次前往突发报道现场,我走了两次“弯路”|记者在震区


修改于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深度训练营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